SKLEG2020201 |
我国东南沿海高山泥炭纤维素d18O及过去气候记录研究 |
宋云平,徐海 |
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
8.5 |
SKLEG2020202 |
甲基汞在西太平洋顶端食物链的积累机制 |
John R Reinfelder |
Rutgers University |
8.5 |
SKLEG2020203 |
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可持续发展评估 |
Robert Costanza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
8.5 |
SKLEG2020204 |
生物炭对喀斯特地区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
洪玮浓 |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 |
4.2 |
SKLEG2020205 |
喀斯特土壤矿物对土壤有机碳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 |
Davey L Jones |
School of the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
4.2 |
SKLEG2020206 |
贵州省民用燃煤大气汞排放同位素特征 |
李仲根 |
遵义师范学院 |
8.5 |
SKLEG2020207 |
黔中白云岩风化壳岩-土界面稀土层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曹 成 亮 |
江苏师范大学 |
8.5 |
SKLEG2020208 |
长江口汞的迁移转化与污染风险区域源解析 |
王锐 |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8.5 |
SKLEG2020209 |
富砷硫铁矿水/矿界面铁砷转化动力学及反应机制研究 |
王兆慧 |
华东师范大学 |
8.5 |
SKLEG2020210 |
典型深海流体环境中微生物驱动的汞迁移转化机理研究 |
李季伟 |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8.5 |
SKLEG2020211 |
燃煤颗粒物与重金属排放的研究 |
田冲 |
武汉大学 |
8.5 |
SKLEG2020212 |
先进传感器技术研究土壤中重金属与抗性基因作用机制 |
杨竹根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 |
4.2 |
SKLEG2020213 |
利用树木年轮重建巴基斯坦北部大气汞污染历史 |
Riffat Naseem Malik |
巴基斯坦Quaid-i-Azam 大学 |
8.5 |
SKLEG2020214 |
我国近海养殖鱼类汞的生物可给性与食用健康风险评估 |
王文雄 |
香港科技大学 |
3 |
SKLEG2020215 |
基于泥炭纤维素及生物标志化合同位的古气候和碳循环研究 |
Rienk Smittenberg |
Stockholm University |
2.5 |
SKLEG2020216 |
功能化生物炭对重金属元素铬的吸附机理研究 |
Bin Gao |
University of Florida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