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实验室简介
    • 主任致辞
    • 学术委员会
    • 现任领导
    • 联系我们
  • 科研队伍
    • 院士
    • 杰青类青年
    • 优青类青年
    • 青促会会员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助理研究员
    • 技术队伍
    • 管理人员
  • 科研信息
    • 科研进展
    • 重要项目
    • 获奖情况
    • 代表论文
    • 出版专著
    • 发明专利
  • 开放与合作
    • 学术活动
    • 开放课题
      • 开放课题申请
      • 历届开放课题
  • 研究平台
    • 仪器平台
      • 元素和形态分析系统
      • 微区分析观测系统
      • 同位素分析系统
      • 生物地球化学平台
    • 野外台站
      • 台站简介
      • 工作动态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媒体采访
  • 学生工作
    • 学科介绍
    • 招生目录
    • 研究生导师
    • 学生获奖
  • 党建与文化
  • 人才招聘
  • 通知公告
  • 图片新闻
  • 友情链接
  1. 当前位置:首页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喀斯特地区坡面水土流失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2-04-25【 大  中  小 】

坡面是小流域的基本空间组成单元。研究坡面产流产沙过程、方式及影响因素,是研究流域水土流失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喀斯特地区岩溶发育强烈,具有地表、地下双重水文地质结构,由此所导致的径流产汇流及在其作用下产生的土壤侵蚀过程和方式与非喀斯特地区有较大差异。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世杰研究员所带领的课题组在贵州安顺普定陈旗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石灰岩坡地上开展了为期四年的坡面径流与土壤流失连续观测研究。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6类全坡面大型径流场次降雨地表径流与土壤流失的野外实测结果,结合下垫面特征因素(土壤、植被、表层岩溶带发育状况)和降雨特征(降雨量、降雨强度和前期降雨),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状况、植被覆盖条件以及各类降雨雨型对喀斯特石灰岩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揭示了在表层岩溶带强烈发育的我国西南喀斯特石灰岩地区坡面产流产沙特点和主导影响因素,阐明了表层岩溶带发育对石灰岩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该项研究是对现有喀斯特地区坡面水土流失过程和机理研究的重要补充,对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制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该成果已发表在土壤侵蚀研究国际刊物Catena 上(Volume:90 Pages:53-62 Published:MAR 2012),题目为:Effects of land use, land cover and rainfall regime on the surface runoff and soil loss on karst slopes in southwest China

(环境室 彭韬供稿)


附件下载:

上一篇:十余年潜心研究揭开白水台钙华成因之谜——我室刘再华研究员亮相CCTV 10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话:0851-85891334传真:0851-85891334电子邮件:xudan@vip.gyig.ac.cn
ICP备案序号:黔ICP备1300104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