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实验室简介
    • 主任致辞
    • 学术委员会
    • 现任领导
    • 联系我们
  • 科研队伍
    • 院士
    • 杰青类青年
    • 优青类青年
    • 青促会会员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助理研究员
    • 技术队伍
    • 管理人员
  • 科研信息
    • 科研进展
    • 重要项目
    • 获奖情况
    • 代表论文
    • 出版专著
    • 发明专利
  • 开放与合作
    • 学术活动
    • 开放课题
      • 开放课题申请
      • 历届开放课题
  • 研究平台
    • 仪器平台
      • 元素和形态分析系统
      • 微区分析观测系统
      • 同位素分析系统
      • 生物地球化学平台
    • 野外台站
      • 台站简介
      • 工作动态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媒体采访
  • 学生工作
    • 学科介绍
    • 招生目录
    • 研究生导师
    • 学生获奖
  • 党建与文化
  • 人才招聘
  • 通知公告
  • 图片新闻
  • 友情链接
  1. 当前位置:首页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中国-瑞典合作项目中方启动会在贵阳举行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4-03-07【 大  中  小 】

 2014年2月17-18日,在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了中国-瑞典汞管理研究框架(Sino-Swedish Mercury Management Research Framework, SMaRef)中方项目启动会。中方参会代表主要有我所副所长冯新斌研究员、陈玖斌研究员和仇广乐研究员及其他项目成员和研究生等30余人参加,瑞方有瑞典农业大学Kevin Bishop教授和斯德哥尔摩大学Markus Meili博士等一行5人参加。 

   

  会场照片 

 开幕式由冯新斌研究员主持,他首先对远道而来的瑞典代表表示欢迎,并祝贺中瑞合作项目获得批准,然后介绍了双方会议代表及参加项目人员。 

 瑞典农业大学Kevin Bishop教授首先做了报告,他介绍了瑞典方的项目参加单位、参加人员、研究领域及主要研究成果,并提出开展合作的可能领域。之后,冯新斌研究员概括性地介绍了地球化学研究所多年来在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和进展。最后,分别由陈玖斌研究员、仇广乐研究员、李仲根博士、付学吾博士、王建旭博士、Jonas Sommar博士、胡海燕博士等7人作了详细的学术成果报告,内容主要涵盖大气汞长期观测,燃煤与金属冶炼烟气汞排放、垃圾填埋场汞排放,农田系统与大气汞交换,微生物对汞形态转化、水稻对甲基汞富集机制、汞的污染修复及汞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成果。学术报告之后,双方就可能开展实质性合作的研究领域进行了详细讨论,并达成初步合作方案。 

 中国-瑞典汞管理研究框架是瑞典研究理事会2013年批准的一项大型中-瑞国际合作项目。瑞典农业大学Kevin Bishop教授为项目首席科学家,瑞方参加单位包括瑞典农业大学、于默奥大学、乌普萨拉大学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等,中方合作单位为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方参加人员有冯新斌研究员、陈玖斌研究员、仇广乐研究员、商立海副研究员、闫海鱼副研究员、Jonas Sommar副研究员。该项目资助期从2014年元月至2018年12月,总经费为24,398,000瑞典克朗(约合23,178,100元人民币)。 

   

  参会代表合影 

 本项目针对两国典型的生态环境,重点开展地气间汞交换通量与过程、汞甲基化/去甲基化、汞在食物链的富集特征研究和汞污染环境原位修复等方面的对比研究。项目资助期间,仇广乐研究员和闫海鱼副研究员将分别在瑞典工作1年,另外项目还要资助若干名青年科研人员及博士研究生在瑞典工作6个月的时间,促进中瑞双方在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环境室 商立海 供稿) 


附件下载:

上一篇:冯新斌研究员率队赴瑞典参加中瑞合作项目启动会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话:0851-85891334传真:0851-85891334电子邮件:xudan@vip.gyig.ac.cn
ICP备案序号:黔ICP备1300104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