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梁修雨助理教授、李炜怡副教授学术报告
应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廖鹏研究员邀请,南方科技大学梁修雨助理教授、李炜怡副教授于6月29日到地化所进行了访问交流,并在陈敬安研究员主持下在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两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和交流。
陈敬安研究员
梁修雨助理教授作了题为《地下水界面水动力过程及模拟研究》的报告。围绕三个关键科学问题:1)补给区非饱和带与饱和带的耦合机制;2)排泄区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互作用定量化;3)在耦合与交互的双重作用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地下水预测能力。梁修雨助理教授从场地尺度研究非饱和-饱和水流耦合过程,基于解析解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非饱和带对地下水固体潮响应的影响,识别出非饱和带对潮汐因子的控制作用;从流域尺度研究非饱和带对流域基流的影响,构建了流域典型剖面模型,克服了传统模型过高估计河道基流的问题;在地下水排泄区,研究了洪水波驱动下河岸带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洪水波会引起河岸带地下水存在不可忽视的平行于河道方向的水流,洪水进入河岸带后,水流长期停留在河岸带,退水过程呈现幂函数性质;最后,研究了河网几何特征与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的关系,发现地下水流的侵蚀作用会形成特定的河网交汇角,河网交汇角同样影响地下水位及基流的退水过程,这对改进传统基流分析方法提供基础。
李炜怡副教授作了题为《膜蒸馏水处理中结垢现象的新型光学表征探索》的报告。李炜怡副教授介绍了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探索膜蒸馏水处理中结垢现象的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系统地展示了OCT作为先进原位表征技术在研究膜蒸馏结垢现象中的强大优势,特别针对硫酸钙结垢现象,深入讨论了如何基于OCT表征动态解析结垢过程中发生的晶-膜相互作用,进而尝试从全新角度提出消除或缓解膜蒸馏过程中结垢诱发润湿和分离膜结构不可逆损伤的有效策略,从基础研究层面进一步推动膜蒸馏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梁修雨助理教授作报告
李炜怡副教授作报告
两场报告,内容丰富,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广泛讨论,对现场提出的问题,两位教授都认真地做出了回答,参会人员均表示收获颇丰。
报告人简介:
梁修雨,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博士学位。曾任南京大学水科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方向的研究工作,重点关注界面水动力过程,具体包括,饱和-非饱和水流耦合模拟、地表-地下水交互作用、地下水流及溶质的时间尺度性、地下水溶质运移模拟等。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水资源及环境领域权威期刊Water Resources Research,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等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国家水专项子任务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6项。分别担任国际学术期刊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和Vadose Zone Journal副主编,担任中文学术期刊《地质科技通报》青年编委,担任中国水利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中国委员会地下水分委会委员;荣获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称号、深圳市南山“领航人才”称号、《地质科技通报》优秀青年编委、水文学国际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 杰出审稿人等。
李炜怡,南方科技大学研究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型分离膜和膜分离技术的开发研究,近年研究方向包括:(1)基于环境友好材料的分离膜制备和成膜机理探索;(2)基于模型分析和实验表征的正渗透和膜蒸馏技术的过程优化;(3)基于先进光学技术的原位表征方法开发。在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Water Research、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AIChE Journal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近50篇论文,拥有国内外多项发明专利,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和深圳市的科技项目,作为第二核心成员入选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第七批引进创新创业团队,被认定为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C类人才和南山区领航人才,并担任国内膜分离领域核心期刊《膜科学与技术》的青年编委。
(环境室赵元鑫/供稿)
附件下载: